2019/06/14
近來《工廠管理輔導法》關於農地非法工廠的修法爭議延燒,農地農用的問題再次浮上檯面,大眾也逐漸關注到何謂「農地農用」。
2019/03/18
由於中國肥咖條款、美中貿易戰越演越烈等因素。早在一年多前,立法委員便提出「促進境外資金回國投資特別條例」草案;前行政院長賴清德雖也主張認為開放海外資金回台,但具體方案仍沒有一個定論。法案遲遲沒有出來,財政部卻於過年前的1月31日,便急忙公布解釋函令,說明三種資金不用課稅,看起來是利多,但實際內容呢?
2019/03/04
為何會要討論資金回台的議題,有許多背景事實要先講清楚,一定要在資訊充分的情況下,才能做出最理性的判斷。本文將從政府政策角度以及有意回台台商的角度,分別對於資金回台專法存在的必要性,進行簡單的分析。
2019/02/25
由於全球反避稅措施、境外租稅天堂開始要求實質營運及美中貿易戰等因素,長期滯留境外租稅天堂的台商資金(實際上資金可能存在其他國家的銀行OBU帳戶中,只是名義上為境外公司持有),面臨了必須「不知要何去何從」的重大抉擇。而世界各國也不斷張開雙手,希望擁抱該國流落在外的資金,而如果這些資金不主動回流,將來也可以透過CRS(共同申報準則),而得以實現的租稅資訊交換系統,去精準掌握各國應有的稅基,但到時可能就不只是補稅這麼簡單的問題了。
2019/01/21
新上任的台大校長管中閔,甫上任便被監察院以內閣任職期間違法兼職替雜誌撰寫社論而彈劾,對此馬前總統隨即跳出來幫昔日部屬說話:「這是賺點外快。」姑且不論管爺到底是否違法兼職,撰寫社論的收入管爺實實在在是收了,那這筆錢在稅務上如何定性,新聞報導得這麼大,不知國稅局是否該深入了解一下?
2019/01/11
依據聯合報1月11日報載「海外資金匯回課稅否?三流程認定」的新聞,賦稅署副署長宋秀玲女士表示財政部將針對海外資金匯回台灣是否應該課稅的爭議發布解釋令,以提升認定的一致性。預計透過三個程序:首先,辨識該金流是否為所得。其次,辨識該所得的所得歸屬年度是否尚在課稅期間內。最後,檢視申報情形,過去是否已申報而免補稅,或尚未申報而應補稅。
2018/11/27
王健安律師受邀上「新聞大解讀」討論司法改革
2018/07/20
國民黨新北市長提名人侯友宜先前捲入文化大學「大群館」土地分區的爭議。台北市議員簡舒培日昨又指大群館20年來未繳過房屋稅。有房的人都知道房屋稅單絕不會遲到,長年未課應非常態。
2018/06/21
大法官解釋於2017年2月8日針對名模林若亞補稅案,作成大法官釋字第745號,宣告《所得稅法》相關條文違憲,立法者應該在兩年內檢討修法。惟時限將屆,財政部的修法是否真能符合大法官的要求,論者認為不容樂觀。
2018/06/16
過去保險法規定「精神障礙、心智缺陷者」購買人壽保險,賠償以喪葬費用為限,也間接影響身心障礙者的權益,上個月底通過保險法部分條文,「身心障礙者投保人壽保險的限制終於稍稍得到保障。」。(此為示意圖,取自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