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歐盟外長)波瑞爾(Josep Borrell)3月9日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說。(美聯社)
歐盟執委會發布新一輪租稅不合作黑名單,英屬維京群島赫然在列
依據2023年2月14日歐盟執委會公告訊息,(https://reurl.cc/1egbXX),歐盟執委會每半年檢視更新的租稅不合作黑名單(non-cooperative jurisdictions,一般簡稱為租稅天堂黑名單),首次將英屬維京群島(British Virgin Islands)納入,理由是英屬維京群島在回應稅務資訊的交換請求上,不合乎OECD標準。
除了英屬維京群島之外,首次列入的還有俄羅斯、哥斯大利加與馬紹爾群島,各自列入理由分別是設有歧視性稅負、拒絕放棄屬地課稅主義或以零稅負來吸引空殼公司進駐。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先前因為屬地課稅主義(僅針對本地來源所得課稅,對境外來源所得不課稅)而被列入觀察灰名單的香港與馬來西亞,雖然已經承諾並立法改正,然到2022年底尚未實施,所以特別延長觀察期限到2023年4月底。
針對歐盟的公告,英屬維京群島政府回應,已經修正公司相關制度且已於今年起生效,但因爲歐盟定期審核時間點較早,所以未能反映該項修法,導致被放入此次黑名單,現爭取補充審核程序,希望盡速從黑名單裡移除。
也有實務工作者指出,台商早年經常使用英屬維京群島公司作為投資理財、海外理財或跨國轉單的交易平台,許多英屬維京群島公司要不是成為台灣總公司的形式控股公司,不然就是家族金庫。英屬維京群島首次被列入歐盟黑名單,後續衍生的可能制裁風險,宜妥善思考是否改弦更張。
圖片來源:歐盟會議通過修訂租稅不合作國家名單,包括開曼群島、塞席爾、巴拿馬以及帛琉都被列入黑名單。(美聯社)
列入歐盟租稅不合作黑名單,會有什麼樣的制裁風險?
本所認為,最近幾年英屬維京群島一直不斷地強化經濟實質法令的背景,想方設法想配合國際要求,就是希望不要被列入黑名單,從而遭受歐盟國家制裁。習慣使用BVI公司進行投資、交易或理財等活動的台商,可能要及早準備,萬一英屬維京群島屆時如果無法擺脫黑名單,自家BVI公司可能陷入以下一種以上的歐盟制裁措施。
1. 高額扣繳稅款:歐盟公司支付BVI公司的股利、利息、權利金等,可能會被課徵7-80%的懲罰性扣繳稅款。
2. 銀行拒絕匯款:當銀行發現受款對象為BVI公司帳戶,有權拒絕客戶匯款的請求。
3. 歐盟公司與BVI公司進行交易而所支付的費用,不得承認為歐盟公司稅上費用。
4. BVI公司被視為沒有營運實質的受控外國公司,其控制公司若為歐盟公司將被適用CFC(受控子公司盈餘將被強制設算為控制公司所獲配的股利)。
國際查稅鋒頭日緊,台商該怎麼看待將來發展?
本所認為,目前英屬維京群島政府固然在尋求歐盟的再次審核,得以撤銷其黑名單身分。但跨國企業營運與家族理財傳承必須追求一定程度的安定性與可預見性,不宜寄望過多運氣成分。此次英屬維京群島遭歐盟拉黑事件,台商適當開始遵循國際稅務準則,檢視自身營運與規劃架構的合理性。
在歐盟、OECD等國的倡議下,透過國際合作,打擊國際租稅規避已經是無可逆轉的潮流,也就是「在產生價值的國家,繳納適當的租稅」將是未來控制稅務風險的不二法門。跨國集團企業各成員間的跨國利潤分配,應對應各地經濟實質(economic substance)與價值創造與貢獻(value creation and contribution)。
如果將太多利潤「洗到」位於低稅國家且沒有實質貢獻的集團子公司去,國內、外稅局遲早上門找老闆喝咖啡。
周泰維 合夥律師 |
|
王健安 合夥律師 |
地址:104臺北市中山區松江路87號9樓
電話:(02)2518-0110
傳真:(02)2518-0308
*本「誠遠法律新訊」所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並非表示本事務所對於特定議題所持立場或意見,亦非以建議讀者採取何等舉措、或主張何等權利為目的,所進行相關法令依據之引用或記載。
*本內容非經誠遠商務法律事務所同意,禁止轉載或為其他目的使用。如有任何事實、法令或政策變更之情形,誠遠商務法律事務所針對「誠遠法律新訊」所載內容具有一切編輯及修正之權利。